新闻详情
“十三五”规划: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7/3/27 点击:1575
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很多乡镇垃圾填埋场为非正规填埋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一些地方垃圾围村现象严重,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垃圾围村不仅降低农村的宜居度,而且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城乡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
今年2月,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显示,目前,我国仍有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
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逾90亿吨生活污水和2.8亿吨生活垃圾,很多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随意排放。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短板。
要补齐思想上的短板。农村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必然会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地方政府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仅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群众多挣票子、住上好房子,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改善村居面貌。要把农村环境治理特别是垃圾治理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来考量,克服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
要补齐制度上的短板。当前,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投入需求较大而财政保障不足,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足。一些地方农村环保设施建成后,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一些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体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监管、问责机制,让制度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发挥保障性作用。
要补齐技术上的短板。要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同时,选择适应本地实际的处理模式。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可采用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在偏远地区,可探索分散、小型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要以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为重点,综合利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径。(
上一个新闻:2017是环保业大年,环保+PPP化学反应催生了十万亿产业
下一个新闻:公司签订沾化兴达生猪屠宰加工废水处理工程
同类新闻
- 2024/12/31 财政部下达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预算的通知
- 2024/12/31 乡村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出炉,单个项目最高8000
- 2024/10/10 农业部:关于持续实施整县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 2024/5/24 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 2024/5/2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 2024/5/22 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补贴——再生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